2019年6月12日星期三

保險VS自供股票醫保

姊妹理財日誌《保險VS自供股票醫保
3.4.2019
  
   自願醫保出爐,年供千幾,唔貴呀我都心郁郁想買。一般人都有數份保險在手,人壽、醫療、意外、家居保等等。我姐姐、妹妹以及身邊的好姊妹都游說我買保險:女人要為自己買保障,像我這類未婚無子的現代女性更要「自保」。
   
    踏入30歲,我曾認真考慮買保險,問過友邦AIA和宏利兩份保險內容,暗自覺得這與賭錢無異,不知賭贏了患病claim錢好,還是健康長壽,卻奉上畢生供款更值得高興。我姐姐和妹妹無獨有偶,曾患病重入院。她們「慶幸」年輕時買了保險,可退8成私院手術開支。相反,我卻有倖健康無恙,無買保險唯有更注重健康。

自製月供股票醫保
小妹有個更「離地」的想法:做顧客不如做「股東」,買保險服務,倒不如買其公司股票,把每月供款儲起,按季或按年買入股票,收取股票再供,相信數年後股值也會跟隨通脹升一兩倍,直至自己大病便全數賣出作醫療開支,我又可以選擇政府或私人醫院。




我做了一個excel 表,假若我把每月$1500(30歲)交保險的費用,儲起來買該公司股票。如下:

  • 自製醫保
      一般保險
    本金
    $1500/月
    買AIA 股票
    5%複利息
    0-1018,00018,000
    10180,000226,402
    20360,000595,187
    30540,0001,195,899
    40720,0002,174,395
    50900,0003,768,263
    60 6,364,506
    AIA自願醫保標準計劃
    以30歲女性
    3/4/2019 資料所得


上表可見,未計股價升值,到60歲時,有600萬都夠我全數醫療開支吧,身體壯健的話,用來請個工人照顧下自己得啦!  對我而言,月供股票醫保是一種「資產」,按季或按年有現金流流入,再投入股票中可有複利息的效果。而買保險則是「負債」,每月支出一二千,患病是要祈求保險費可cover 到,什麼手術包,什麼雜項不保,其實受保者無什麼話事權。

誠言,數字分析與實際有差別,有人會質疑:股票公司有機會倒閉使股票變廢紙?同樣地,大家既保險金都付諸流水。若年輕時患重病,月供股票醫保不夠支付醫療開支?唯有自行補貼。事實上買了保險的人倘若患病,有病歷紀錄,康復後要續保也隨時加保費,羊毛出自羊身上,保險公司當然要賺錢,只有少數人claim 錢多於供款,這是概率問題,精算師已為我們計好。
難道月供保險醫保無缺點嗎?有紀律地供股談何容易。若身患重病,如何安排賣股換錢要有人代勞,這些亦要預早安排。

究竟何者較適合?大吉利是講句-出事才知道,大家何嘗不是賭上自己40-50年後的健康。與其望買左保險有保障,何不更注重個人健康,若真的「意外」患病,命也。
 

1 則留言:

移民與槓桿財技

姊妹理財日誌《移民與槓桿財技》10-04-2019 移民 我在《 孩子令我擁有千萬元的不動產 》一文提到我一家以不動產的被動收入足以令家人在40多歲就可以提早退休,帶我們年幼的孩子移民他國,體驗另一種生活和教育。我能夠達到財務自由,實有賴香港和外地樓收租、商舖收租、車...